特刊共同主編
- Annick Schramme比利時安特沃普大學 文化管理研究所教授、所長兼企業與經濟學院院長
- 劉俊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暨《文化:政策.管理.新創》主編
特刊截稿日期:2022年12月31日
徵稿類別(一):研究論文
《文化:政策.管理.新創》期刊預計在2023年5月發行「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影響力」特刊,特此對外徵稿。2015年聯合國發佈《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呼籲全球合作實踐未來永續發展的目標,應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並規劃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169項子目標。然而學界與實務界同時意識到,「文化」及「永續」的概念過於抽象,難以具體評量呈現明確的政策意涵,致使文化在永續議程中的角色一直未受重視。在各方努力下UNESCO於2019年發布《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文化專題指標》,系統性地盤點文化可以如何與聯合國SDGs接軌。
UNESCO指出,文化應被視為永續發展除了經濟、環境與社會以外的第四個支柱(pillar)。文化可以被統整進入永續發展的架構,對於17個目標都做出貢獻。例如在SDG14中海洋的永續經營中,表現上也許看不出文化與海洋經營的關聯,但很多部落或是族群有其處理海洋的傳統與實踐,保留與強化這些文化價值與傳統,將其整合進入國家的漁業政策或海洋政策之中,更有利於海洋永續的經營。UNESCO也強調,文化在SDGs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支持與協助國家及領導者有足夠的知識與技能落實創新、具有全球視野的各項發展;推廣共融、共存共好的概念(inclusivity, “leaving no one behind”);建立以人權為根本的政策與規範架構;降低不平等,消除國家與國家之間,或是國家之內的知識、數位、資訊、文化落差,構築強化社會共融性(social inclusion)與跨文化對話;以及和平、跨文化理解及全球公民意識的推廣。
關於文化價值與文化影響力的研究,從1980年代新公共管理的浪潮,到1990年代末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興起,各國紛紛追求藝術文化的經濟貢獻並評量其成效,試圖透過統計的方法,凸顯文化的經濟、觀光、雇用的數值等公共效益。不過,政府部門隨即體認到,文化價值的調查僅透過數值是絕對不夠的;對於藝術、文化的價值與影響力評估,不能停留在工具主義式的效益分析。相關研究逐漸帶動公部門對非經濟性文化價值的重視,評估方法從經濟轉向於整合人文取徑的典範轉移,跳脫文化價值的過度經濟化與產值化等思維,成為當前明確的國際趨勢。
在企業與永續發展方面,企業社會責任(CSR)近年來逐漸成為商管領域的顯學,也化身企業經營主流。企業的資本為文化創作帶來經濟的活水,而透過與非營利組織及社會企業的合作,企業可能落實環境永續、國際接軌、社區營造等效應,擴大其文化社會影響力。國際企業正逐步以「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和聯合國SDGs等觀念為引導,重新定義企業績效評估與責任投資原則。當前企業循CSR模式發展屬於自身之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規範,莫不參考SDGs、ESG及全球永續報告倡議組織(GRI)等國際性指標框架。然而,即便企業意識到藝術文化對社會具有正向影響力,但如何結合SDGs文化層面的行動倡議,以量化和質化並行方式呈現文化內涵、價值以及實質社會影響力,達成有效的公眾溝通,仍是實務界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紐西蘭、韓國、歐洲聯盟等都積極推動文化及永續影響評估制度。呼應國際趨勢潮流,2019年我國通過《文化基本法》,第二條第二項規範「國家於制(訂)定政策、法律與計畫時,應保障人民文化權利及文化永續發展。」另外,國家制定重大政策、法律及計畫有影響文化之虞時,各相關部會得於文化會報提出文化影響分析報告,並由此發展出我國文化影響評估的框架指標。2019年文化部取得金管會同意,將「促進文化發展」納入實務守則的「維護社會公益」實踐範疇,實質鼓勵上市櫃公司贊助支持藝文發展,並交由文化內容策進院透過CSR for Culture框架平台推動,尋求文化與企業的協力及共好。
從文化公共服務(或藝文贊助)績效管理的視角,開發文化社會影響力評量工具的目的,一方面在於政府文化部門、企業乃至接受贊助的文化組織,希望藉由這些評估工具對於文化的效益、效能分析,使其公共支出和藝文的贊助或補貼得以合理化。同時,文化部門、企業、組織則期待藉由文化經費透明化的管理,以及文化活動有效地達成了社會融合、經濟再造等等工具目標,所發揮的文化外在(或者外溢)影響力說服公眾,這也是文化在公民社會維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問題在於文化產業、機構(博物館、文化中介組織)忙著用人均文化支出、觀眾人數來說明組織的效能;而藝文中介組織卻疲於應付官僚體制,沒有餘力協助文化工作者。藝文界的感受是給補助單位文化提案書的撰寫能力,似乎比真正的藝術創作及內容更加重要。過度強調文化工具性影響及結果,忽略了文化的內在本真價值,導致了文化組織系統性的扭曲。因此,如何透過新的評量工具及取徑,在文化機構的內在價值、工具價值及公共價值與影響力之間找到平衡與相容的位置,遂成為文化政策與管理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
許多人文領域學者仍認為,文化內在本真價值跟影響力有其獨特性(情感、精神、倫理、美學、知識面)。如果文化價值是人文、人情、人性、同理心、愛、情感共鳴、感動、熱情、喜愛、歸屬感,是生活的點滴與生命終極關懷,那麼最合適的衡量工具也許不是數字和科學,而是用故事去敘述,用情感藝術去表達,用心去感受,用同理心、人生經驗歷練去理解,用身體力行跟實踐去詮釋及闡述。
文化經濟學作為一個學科對於理解當代文化價值的問題具有其限制。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一篇題為〈為什麼經濟學家需要擴展他們的人文學科知識?〉的文章指出,人是文化的動物,而經濟學家以數學為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有三個方面的困境,他們沒有辦法:1. 說明或論證文化;2. 敘述生命的故事;3. 處理難以簡化為經濟分類概念的倫理道德判斷的議題。指標建立和績效評估塑造了當代的數據霸權,各領域指標的表面上雖有近似性,但實際上仍難以對接。如何運用跨學科的方法,周延地呈現文化多面向的價值與影響力,亦是本刊徵稿的主軸。
最後,「生態系」的概念強調一個由許多不同類型能動者協力維續的複雜生活網路,能動者在網絡生態系中交換並且共創價值,尋求學術、經濟、創意實驗等價值與影響力的聚合。「文化生態系」是藝文產品供需的複雜依存關係,以此審視網絡中不同能動者的組合,啟動能動者多樣的互動形式。基於文化永續發展的明確化趨勢,文化生態系的觀念是否可能鬆動國家與都市威權和企業資本系統對於人民文化生活(包括文資保存、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的擠壓。藉由文化、美學和生活的價值及感動來改變城市的政治、企業和科層官僚的習性,也成為學術界探求的方向。爰此,本刊發行「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影響力」特刊並徵求下列相關主題【研究論文】(中文為12,000至20,000字;英文為10,000以下):
- 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網絡生態系:文化與環境、社會、經濟的共生關係;
- 永續文化治理及文化民主、文化政策與聯合國永續發展議程的接合;
- 文化本真價值與經濟、社會、環境價值、公共價值之間的辯證關係;
- 文化影響力、文化影響評估機制、文化價值與文化影響力的衡量方式;
- 文化政策、法規、文創產業的質性與量化效益評估的衝突與交融;
- 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經濟學、公共行政、商管科學)對於文化價值與影響力及其指標框架的界定與衡量方式、取徑方法之間的論證殊異;
- 指標建立和績效評估的數據霸權,以及指標表面近似性與實際難以對接等困境;
- 文化創意產業與藝文機構場館(博物館、地方文化館、文化中介組織)的永續經營管理及其文化與社會影響力;
- 文化與企業永續治理、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企業藝文贊助、企業文化永續報告書;
- 文化新創事業、文化創業精神,以及文化投資的永續性;
- 文化資產保存、地方創生、文化NPOs營運、公民參與及社區營造文化永續發展;
- 其他「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影響力」相關主題。
徵稿類別(二):書評、藝評、展評及政策評論
另本期配合主題「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影響力」特刊,歡迎相關議題之【書評、藝評、展評及政策評論】—永續不但是目前全球社群普遍關切的議題,在尋求最佳的政策方案外,許多案例藉由出版、轉譯和傳播來累積永續知識,本刊歡迎這類出版品的評介。不少研究及實例,著眼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再造及利用、資源的網絡化和循環化,形成了多元豐富的文化景觀,本刊極力爭取相關案例的評析。近年國內外有許多環境藝術節深化了地方傳統、強調山海特質及風土民情、結合永續觀念與在地意識,相關的評論也是本刊樂於刊載的範疇。而倡議在地消費、包裝運輸減量的藝文活動,是永續議題的亮點,本刊也納入評論重點。
本刊竭誠歡迎上述主題之研究論文、藝文展演及其他相關政策評論。其中研究論文稿件街進行雙向匿名學術審查,研究論文之正文(不含摘要、關鍵字及引用書目)字數限制中文為12,000至20,000字;英文為10,000以下。評論類稿件由編審委員會進行內部審查,其正文字數限制中文為1,500至3,000字;英文為1,000至15,000字。
《文化:政策.管理.新創》由「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編輯發行,並由慕哲社會企業贊助,常年徵稿,預定於2022年11月出版創刊。期刊接受中文、英文稿件,以電子期刊及紙本期刊雙軌方式發行,每年於5月與11月固定出刊。
「文化永續發展與文化影響力」主題特刊於2022年12月31日截稿,預定於2023年5月發刊。本刊採行嚴謹學術同儕雙向匿名審查程序,以及全文無償開放取用政策,定期出版、刊載於CPME期刊網站(http://cpme.tacps.tw)、國內外電子資料庫及開放進用平台。
投稿方式:敬請參照本刊「撰稿體例」規範。來稿請參考徵稿啟事註明投稿類別,參考其字數上限,採電腦打字並以MS Word軟體編輯,以電子郵件附加檔案方式進行投稿。來稿請至本刊聯絡信箱:cpme@tacp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