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文化資產委外經營模式下公民參與的限制與反思:以空軍三重一村為例

黃小聞 HUANG Hsiao-Wen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M.A.,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Polic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摘要

隨著臺灣民主化的進程與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抬頭,各地方的文化資產保存數量逐年遞增。依照法律保存文化資產固然能使其免於消逝,但臺灣的文化資產在保存後往往因修復與再利用無法體現保存初衷而引發爭議。顯示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之間的斷裂。除此之外,大量的文化資產空間也使地方政府超出負荷,因而出現營運不善的現象。為解決此問題,地方政府開始實施文化資產委外經營的管理模式。但現行的委外經營機制較常見商業化的經營模式,因而產生文化資產是否適合委外經營的質疑。

「文化資產如何延續原有的文史脈絡?」是目前臺灣在文化資產管理上的重要課題。然而,現行的委外經營模式在委外單位的遴選機制上,容易間接排除文化資產的相關利益者,譬如眷村文化保存運動的參與者,常無法參與文資保存後的營運管理,形成「保存」與「活化」間的不連貫。本研究以參與式文化治理的觀點出發,反思臺灣現行的文化資產委外制度:《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與《政府採購法》,在文化政策公民參與上的盲點,並期許藉由此篇研究揭示文化資產參與式治理的可能性。

  網站會員Sign in
  TACPS
  TACPS